近期,多地發生涉校涉生安全事件,為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確保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堅決防止在學院發生此類安全事件,根據上級安全工作要求,安全保衛處積極部署,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安全工作責任
落實學校主體責任,學院書記、院長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切實履行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研究部署、帶頭狠抓落實,領導班子成員切實履行“一崗雙責”“三管三必須”,分兵把守,各負其責。逐步推動工作力量下沉到最基層、部署要求落實到最前線、責任壓力傳導到每一個人。
二、加強校門出入管理
1.啟用智能門禁系統,在校師生刷臉或刷卡快速通行;外來訪客需提前預約,經被訪者同意后,憑有效證件登記并領取出門證入校,詳細記錄出入時間與事由,需上交被訪者簽字的出門證方可出校。
2.寒暑假、節假日高峰時段,安保人員在校門兩側引導學生有序進出,設置隔離帶劃分人行通道與車行道,保障交通順暢與人員安全。非本校師生車輛未經許可不得入校,特殊情況需登記車牌、事由及預計停留時間。
三、配齊配足安防設備設施
1. 完善安防、消防設施,檢查維護安防八件套、滅火器、消火栓、消防報警器等設備,確保性能良好。在教學樓、宿舍、食堂等人員密集場所適當增設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明確逃生路線,組織開展一次消防設施聯動測試。
2.監控室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并記錄。
四、增加巡邏頻次,關注重點場所
1.制定詳細巡邏計劃,將校園劃分為多個巡邏區域,三名巡邏人員每 1.5小時巡邏一次,白天巡邏時重點關注教學樓、操場、食堂等人員活動頻繁區域的安全狀況與設施完好情況;夜間巡邏時加強對公寓、校園周邊圍墻、體育館、禮堂等區域的巡查,防范盜竊、破壞等事件。
2.巡邏人員配備對講機、強光手電筒、警棍、辣椒水等裝備,實時保持通訊暢通。巡邏過程中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記錄并報告,能當場處理的迅速處理,如處理不了則通知相關部門協同解決。
五、加大對問題學生的排查和疏導,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1.開展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專業心理測評量表全面篩查學生心理狀況,建立心理檔案,對有心理問題傾向的學生進行分類標記與跟蹤關注。
2.配備學院專業心理咨詢師,利用警務室心理驛站,每周固定時間開放咨詢服務,為學生提供一對一心理咨詢、團體心理輔導等。對于心理問題較嚴重的學生,及時通知家長并轉介專業醫療機構治療。
3、學生實習期間,安排校內指導教師,經常與學生及企業溝通,了解實習進展與問題,協調解決實習中出現的諸如工作強度過大、待遇不合理等問題。
4.針對畢業考試不合格學生,根據學生的學科薄弱點制定個性化輔導方案,安排任課教師授課與答疑。同時,關注這類學生的心理狀態,心理咨詢師定期交流,緩解考試壓力與焦慮情緒。
5.對于因心理問題影響學習和考試的學生,給予特殊關懷與支持,調整補考時間或提供特殊考試環境,如單人考場、延長考試時間等,幫助其克服困難,順利完成學業。
六、重點區域管理人員培訓
1.組織重點區域管理人員培訓,如實訓室管理人員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宿舍管理人員培訓學生矛盾處理與消防設施使用等。
2.邀請公安、消防、應急等專家或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進行案例分析與經驗分享,組織管理人員實地參觀學習其他優秀院校的重點區域管理模式。
七、校園周邊綜合治理工作
1.協調轄區派出所,在校園周邊增派巡邏警力,提高見警率,增強師生安全感。
2.上報濟南市公安局經文保支隊,在學院西門設置合理的交通標識、標線、信號燈,如減速帶、人行橫道、禁停標志等。優化交通信號燈設置,確保師生出行安全便捷。
八、強化安保人員的職責意識,提高業務能力
安全保衛處全體人員,保持手機 24 小時開機,確保通訊暢通無阻,及時接收指令與反饋信息,應對各類突發狀況。
組織深入學習業務知識,包括但不限于應急處理流程、《山東省學校安全條例》等。通過學習,不斷提高對突發狀況的快速反應與有效處置能力,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為學校安全保駕護航。
安全保衛處
202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