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教研室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中的先鋒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學院組織開展了2023年度文明教研室評選工作。根據《金沙檢測線路中心js8文明教研室評選方案》,經各系部推薦、教學工作委員會審核評議,全校范圍內公示,服裝藝術系的服裝設計與工藝教研室、特殊教育系的言聽專業教研室、信息技術系的數字媒體技術教研室獲評學院2023年優秀教研室。
匠心無聲 巧手傳承
——服裝設計與工藝教研室

服裝設計與工藝教研室,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打造教師教學發展共同體和質量文化,引導教師回歸教學、熱愛教學、研究教學,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教研室現有教師9人,其中副教授2人,講師4人,助理講師3人,碩士研究生學歷6人,服裝陳列1+X證書考評員3人,山東省優秀教師1人,成員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合理,是一支集科研、教學于一體的教學團隊。



2022-2023學年團隊主編參編《服裝畫技法》教材一部;發表論文4篇;團隊完成了《服裝設計表現技法》、《手工印染與制作》資源課的錄制,其中《服裝設計表現技法》入選2022年山東省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團隊教師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一項、一等獎一項,紡織之光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團隊教師參加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2022“凌迪杯”3D服裝數字化設計職業技能競賽獲職工組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參加全省服裝制版師職業技能競賽獲得三等獎一項、優秀獎兩項;指導學生獲第十四屆山東省大學生服裝大賽一等獎,獲第三屆黃炎培杯非遺創新大賽三等獎。
引領成長 融愛未來
——言語聽覺康復技術教研室
言語聽覺康復技術教研室現有專兼職教師10名,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7人。具有碩士學位者9人,主講教師均為中青年教師。


教研室主要承擔學院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必修課程《嗓音障礙康復技術》《構音障礙康復技術》《人工聽覺輔助技術》《聽力檢測與診斷技術》《兒童康復教育評價》等專業課的教學任務。另外還承接助聽器驗配師(四級)、助聽器驗配師(三級)資格認證、言語康復師培訓指導、手語翻譯員測試指導等工作。


言語聽覺康復技術教研室秉承學院“厚德自強、修技立身”的校訓精神,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學術研究、教學教研、師生競賽等活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年來,教研室教師主持和參與各類科研項目2項,在各類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已出版和正在參與編寫教材多部,負責建設省級精品課程2門,獲得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省級三等獎1項,連續3年獲得校級青年教師授課比賽一等獎,指導學生獲得“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銀獎2項。在教學、科研、競賽等各領域為學院教學發展做出貢獻。
披荊斬棘 凝心聚力
——數字媒體技術教研室
數字媒體技術教研室遵循“敬業、厚愛、德育”的原則,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打造齊心上進、充滿教學熱情的一流團隊,在殘疾人教育教學中積極推進課堂改革,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數字媒體技術教研室專兼職教師共八名,其中副教授兩名,講師四名,助教兩名。教研室秉持“立足教研,潛心發展”的理念,在2023年中屢獲佳績。立項兩項山東省“十四五”課題,立項一項山東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發表優秀論文七篇,三名教師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教研室以課題為抓手,優化主題教研,共研共享。根據新課標、新教材、新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力爭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為保持先進的教學理念,數字媒體技術教研室的老師們結合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生理基礎和特殊學習規律,積極開展教研室活動,例如數字媒體專業介紹宣講、教師手語培訓、數字印刷的發展趨勢及其應用場景的專題講座、數字媒體技術相關企業調研等。
作為一個團結互助的大家庭,數字媒體技術教研室始終秉持共生共贏的理念,深耕課堂,用厚愛滋養學生心田,用智慧涵養學生品性,潤物無聲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