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課堂再出發 豐收節里話傳承
時間:2021-10-08 點擊數:
近日,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思政教學團隊在綜合一黨支部的指導下,結合本學期《思想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和“四史”學習內容,以“豐收節里話傳承”為主題,在濟南鑫禾茶園基地開展了實踐教學活動。學院黨委副書記孔蘇華、思政部主任張睿和部分思政教師及學生代表共30人參加。
在滿眼碧色的茶園中,實踐教學導師和張睿老師以“淮南為橘,淮北為枳——樹立正確順逆觀”為題開始第一講。張睿老師首先從茶文化開始介紹了傳統文化的豐富精神內涵,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不能割斷的精神命脈,我們要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隨后,實踐教學導師詳細講解了我國種茶的歷史、茶樹的生長過程、南方和北方茶樹生長環境的差異、農民采摘茶葉的艱辛勞動等內容,勉勵大家即使身處逆境也要樂觀豁達,只要堅定目標,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并告誡學生們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一定要珍惜糧食。最后,孔蘇華進行總結點評,希望同學們要增強志氣、骨氣、底氣,努力學習文化知識,苦練技術本領,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下午2時,在茶園農舍,楊海寧老師進行了第二講:“茶香裊裊 碩果累累——中華茶藝、花藝現場教學”。楊海寧通過茶席布置、茶器介紹深刻解讀了其中所蘊含的哲學道理。隨后,楊海寧展示了紅茶茶藝并講授紅茶沖泡技術要點,現場指導學生沖泡紅茶、品飲紅茶,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茶藝沖泡體會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最后,楊海寧以現場采摘的花草為同學們講解中式插花,引導同學們發現美、鑒賞美、感悟美,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與專業實踐中。
學生們離開茶園時,紛紛表示意猶未盡,收獲良多。這次“行走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通過現場教學、師生共同勞動、師生互動等多種授課形式,以中國茶文化為窗口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勵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守正創新,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在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