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
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是學院重點專業,致力于培養聽力障礙學生在藝術創作與設計制作方面的能力。通過發掘聽力障礙學生在視覺感知和手工藝技巧方面的特長,讓學生在工藝美術品設計領域展現個人才華,為工藝美術行業企業輸送具備專業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推動工藝美術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文化事業做出貢獻。
培養目標: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科學文化水平,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職業道德,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掌握扎實的工藝美術品制作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就業方向:面向工藝美術行業企業,從事工藝美術品設計與制作、創意與營銷等相關領域的工作。
專業優勢和特色:
①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系省教育廳批準的品牌專業群建設專業。是山東省內建材行業首批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機構之一。師資力量雄厚,目前專兼職教師中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3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3人,齊魯首席技師2人,高級技師13人,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3人,高級陶瓷裝飾工3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博士2人,碩士12人;教學設備先進,現有陶藝、雕刻、纖維藝術、繪畫、紙藝、民間工藝、雕塑等7個工作室。
②著眼于“精細化培養,高層次就業”培養,推行“大師引領,校企融合,教學研創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專業教師下企業、能工巧匠進課堂”為途徑,成立了多個大師工作室,構建了以品牌專業群為核心的“專業核心課+校內工作室實訓+對口企業實踐”課程體系,與上海漢光陶瓷制造有限公司、魯普耐特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深度合作。
③教學成果豐碩。聽障學生創作的藝術作品曾三進中國美術館展出,六件木雕和六件蠟染藝術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性收藏,10件套繪畫作品被山東美術館收藏;三次走出國門,參加國際國內藝術展,獲廣泛贊譽;擁有國家級職業崗位核心能力線上精品課11門,校級精品課4門,開發教材5本。擁有國家級職業崗位核心能力線上精品課11門,校級精品課4門,開發教材5本。
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
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成立于2019年,是全國首個“殘疾人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同時也是全國首個學校+省內國有文博單位+企業深度合作共建的此類專業,通過現代學徒制方式實施訂單化培養,發揮聽力障礙學生特長,挖掘匠人匠心潛能,為國內文博單位、文博企業等輸送具有專業知識儲備和實際操作能力的高素質文物修復與保護技術技能人才。
培養目標: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文物保護從業基本素質,掌握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相關知識,掌握陶瓷器修復、青銅器修復、書畫修復、書畫裝裱、古籍修復等技能,具備從事文物修復與保護相關工作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就業方向:面向文博單位、文物修復行業企業,從事文物修復與保護、文物藝術品經營、文物藝術品鑒定等相關領域的工作。
專業優勢和特色:
①師資力量雄厚。目前專兼職教師共有9人,副教授1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碩士7人。
②校企深度合作,共謀發展。與山東德恒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深度合作。目前已成功與企業共同組建一支以本專業畢業生為主的全國首個可獨立完成國家文物局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項目的殘疾人文物保護修復專業技術團隊,為國家文物保護事業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