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課堂學習中,聽障同學都是通過手語與老師進行交流,手語也是連通有聲世界和無聲世界的橋梁。自從居家在線教學開始以來,網絡帶寬不足、視頻資源無字幕等問題便對手語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和挑戰。老師和同學們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呢?
服裝藝術系的沈玉迎、劉芳、徐娟三位老師使用“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創建當日課程,布置課前、課中、課后系列任務和活動;配合QQ群和微信群交流學習成果,分享學習資源;線上主要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幫助同學們提前熟知實際操作步驟,通過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等到開學返校后進行實際操作。


信息技術系的宗傳霞老師采用“騰訊課堂+職教云”的教學模式:課前,在職教云上建立相應的課程體系,并且提前安排作業;課中,使用騰訊課堂進行直播授課,直播過程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可在學生端查勘視頻、音頻、動畫等多樣化資料。課后,利用職教云推送作業。

信息技術系的毛一芳老師利用智慧職教、愛課程、超星爾雅等平臺開展教學服務,針對網絡資源中的視頻資源無字幕影響聽障學生自主學習問題,引導學生下載了“音書”、“訊飛聽見”等軟件,將聲音實時轉換為懸浮于界面最頂層的文字,方便將無字幕網課實時翻譯。

藝術設計系負責聽障同學專業課教學的老師則采用QQ群或微信群配合“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進行在線教學。趙浩杰老師在“陶瓷成型工藝”課程中,利用QQ群和教學平臺提前布置課前作業和思考問題,及時針對學習內容進行提問,引導同學們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徐洪震老師在指導學生“纖維藝術設計與制作”實習中,在教學平臺中發布教學視頻供同學們提前觀看學習,在微信群中布置作業并強調創作要點,完成作品后在群內分享,師生共同點評。


高黎老師在指導同學們進行“動畫創作”的畢業實習中,每天下午按上課時間組織學生提前看教學視頻、查閱相關資料、下載制作軟件、布置當天作業,進行簡單動畫創作,為實習做準備。第二天上午要求所有同學QQ群內提交作業,交流展示,教師進行點評。

宋建紅老師利用QQ群中的作業批改功能,同學們直接可以提交書法作品的照片,老師便能通過在線批改功能實現對學生作業批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