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鳳,女,漢族,1988年02月出生,2015年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學歷。2016年入職金沙檢測線路中心js8,主要致力于聽障生、視障生、肢殘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任教以來,始終堅持“理論為本,內容為王,問題導向,形式創新”的教學理念;以輕松、活潑的教學方式組織授課;以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服務教學。

從教以來取得成績: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2019年山東省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2020年山東省首屆學校思政課教學比賽二等獎;2021年山東省首屆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設計比賽一等獎;2021年入選山東省職業院校“青年專家庫”;2021年度金沙檢測線路中心js8中華經典誦讀大賽一等獎及校內其他榮譽若干。同時,參與省級課題3項,參編實踐教材2本,發表特教相關論文3篇。2020年受邀參加中國特殊教育年會,并在分會場就個人研究成果進行展示和交流,受到同行人員一致好評。擔任班主任期間關心關注學生,指導3位學生成功專升本,創造了學院五年一貫制學生專升本0的突破。指導學生斬獲省級、校內榮譽若干。完成班主任日記1.5萬余字。擔任社團指導老師期間策劃了大量優質社團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李曉鳳自入職金沙檢測線路中心js8以來,嚴謹治學,關心關愛學生,與學生見證了很多感動,經歷了很多故事。
致2015級特殊教育1班畢業生的一封信
2018年畢業季,在收到學生的畢業典禮邀請時,李曉鳳老師回憶起與學生們讀書、授課的點點滴滴,為學生寫下這樣的畢業寄語:“2015特殊教育1班的同學們,見字如面。收爾畢業邀請,心悅之。不想舊疾復發,難以赴約,甚為遺憾。然念爾之心,未減。畢業將至,贈言如下,愿有益于爾。
出校門,入社會。爾等或將為得一份工作,絞盡腦汁;或為租一間住所,往來奔波;或為守一份愛情,輾轉難眠;或為受一句責罵,心緒難平;或為忍一刻屈辱,痛哭流淚……酸甜苦辣皆有,萬般滋味皆嘗。可,這便是生活。它冷漠、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運。誠如C羅天縱英才,也需刻苦勤奮,而后有成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所怕的不是別人比你優秀,而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所以,請不要吝嗇付出,不要放棄努力。為師日久,愈愛說教,勿怪。愿前程似錦,一世美好。”
一封畢業贈言寫滿了她對學生的關愛與不舍,也寫哭了原就對她不舍的一眾學生。
待你們王者歸來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影響,李曉鳳老師帶的畢業班沒法拍畢業照,深感遺憾的同時她也擔憂著學生們的就業和前途,她在班級群里寫下這樣一段寄語:“恭喜大家畢業。同學們,畢業快樂!談分別,道離散,難說再見。經風雨,歷磨難,因為新冠。書山路遠,學海舟泛,待得山花爛漫。新冠疫情對2020年畢業的你們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考驗,劍未配妥,人已遠行,擔心不已。寄語如下,請細聽。
1.什么是母校?
母校就是那個你不允許別人說它一句不是的地方。不管你念與不念,它都在那里。藏你們青蔥歲月,待你們王者歸來。
2.什么是班主任?
班主任就是那個你用盡全身力量,使出十八般武藝跟她斗智斗勇,卻總贏不了的人。不管你們信與不信,我也用盡了全部‘手段’來教你們成長。
3.怎么成長?
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這個時代正在以超乎你們想象的速度騰飛。所以,你們成長的速度必須追得上這個時代發展的速度。做個有危機意識的人,不要被時代拋棄。你們總說要鍛煉,要碰壁才能成長,可是你們并不清楚鍛煉的機會在哪里。如果你現在還是不清楚,請唱起那句歌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做好當下每一步,少質疑別人,多反思自己。“得過且過,差不多就行”的思想,換來的只能是歲月蹉跎。
4. 為什么讀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可以快速增長你們的見識和閱歷(關注優秀的抖音號、優秀的up主也是可以的)。所以,讀書,讀好書,是對你們終身有益的事情。希望你們也能體悟‘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的益趣。
千言萬語,不足道哉。愿你們心中有火,眼中有光。山高路遠,各自珍重。”
學生都說,每次讀到這段話,好像與班主任一起斗智斗勇的日子,與班主任一起歡笑開懷的日子就都回來了。
都是中國人,愛國我們都一樣
學校每學期都會開展“行走的課堂”實踐課。那一年是去五三慘案紀念碑,進行五三慘案現場教學。學生們給紀念碑獻花,緬懷先烈,又來到位于趵突泉公園東北側的紀念堂。教師講解完畢后學生自由參觀紀念堂,趙同學也坐著輪椅進來。他是一名身體障礙學生,常年坐輪椅,整個活動都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但是他依然很積極地參與每個實踐活動環節。正在大家觀瞻蔡公時的雕像時,一個嘩眾取寵的青年叫囂著“蔡公時是國民黨。”
“他是國民黨,可是你也不能因此就否認共產黨人的貢獻吧?”趙同學坐在輪椅上,氣憤非常,臉也憋得通紅。還想找到其他什么理由來反駁,但明顯有點吃力。
看到這一情況,李曉鳳老師忙過去扶住他的肩膀,安撫他情緒的同時對那年輕人說:“朋友,蔡公時首先是中國人,是中國人都應該抗日。在抗日這件事情上,所有為抗日做出貢獻的人,都值得我們敬重和頌揚。我們今天能在這里緬懷這位民族英雄,就是因為共產黨從來沒有抹殺其他黨派人士的抗日貢獻,公心可鑒。您又何必出言不遜?”年輕人理虧,匆匆離去。
“老師說得好,愛國,我們都一樣。公心可鑒。” 趙同學驕傲地笑著。
那個笑容一直被李曉鳳老師珍藏在心里,因為她看到了學生身上的正能量,也看到了他們的愛國心。
“繼任”班主任的戰術
2017年,李曉鳳老師接任15服裝1(5)和16康復技術1(3)的班主任,針對學生對臨時更換班主任的不習慣,以及學生退學問題,她充分展現了一名班級管理者的管理素質和才能,成功勸解4名有退學打算的同學打消退學疑慮,安心學習工作,形成了自己獨到的“四大勸解戰術”:一感化戰術。邀請同班同學或者好友,請他們與有退學想法的同學聊天,并用友誼和真情感化他們。利用同伴情感,挽留他們。二迂回戰術。請學生喜歡的老師、或者有威望的、有經驗的教師,在舒適的環境里和有退學想法的學生談工作、談人生、談以后的出路。利用教師威信和關注,挽留他們。三是攻堅戰術。找到學生想退學的根本原因,進行深入分析、研判,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攻堅克難,解除學生后顧之憂。四是聯合戰術。咨詢家長意見,邀請家長一起做學生的思想工作,為學生留住求學的機會。
從事特殊教育近六年,她見過一筆一畫糾正板書的粉筆、見過手把手摸索定穴的銀針;見過無聲無息尋樣裁衣的剪刀;見過默默渲染人生的畫筆,也見過耐心引導緩慢敲擊的鍵盤。所有與學生一起的經歷都讓她感動,也讓她更加堅定當初的選擇,無悔當初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