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期間,特殊教育系團總支組織開展了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系部學生積極響應,紛紛奔赴社區、街道,活躍在助力社會基層服務、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困難群體幫扶等各領域,以實際行動服務家鄉發展,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2023級言語聽覺康復技術二班 毛苗苗

實踐感悟:在寒假期間,我積極參與了德州市臨邑縣的“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和“金暉助老”志愿服務活動,以及“青春溫暖行”迎新春送關愛捐贈發放儀式。通過這些活動,我以實際行動為困難群體送去了溫暖和關愛。
活動期間,我們深入孤寡困難老人的家中進行走訪慰問,為他們送上了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幫助整理家務,并詳細詢問了他們的身體狀況、生活需求及面臨的困難,為他們送去新春的溫暖與祝福。
通過參與這次志愿活動,我深刻認識到應該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和愛心人士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為困境兒童和孤寡困難老人提供更多暖心、貼心的服務,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呵護。同時,我們也應在全社會營造一種互幫互助、和諧有愛的氛圍,讓愛與溫暖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2023級 言語聽覺康復技術二班 侯曉麗

實踐感悟:寒假期間,我積極參與了青春社區伙伴計劃,投身于多項志愿服務活動中。從銀齡舒心膳食營養活動到“大愛壽光 心系西藏”專項公益,再到愛心沙包的縫制,每一份微小的愛心都匯聚成河,流向遠方需要幫助的人們。
這段經歷如同璀璨的星辰,點綴在我青春的夜空中。每一次活動都讓我深切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善意與連接。特別是在壽光學子家鄉行活動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家鄉文化的魅力與傳承的重要性,這讓我更加堅定了服務社會、回饋家鄉的信念。
回首這段時光,我不僅收獲了技能的提升與經驗的積累,更對志愿服務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公益之路雖漫長且充滿挑戰,但我始終相信,只要心中有愛,腳下就有無窮的力量。我將繼續在這條路上前行,用行動傳遞溫暖與希望。
2023級言語聽覺康復技術三班 韓妮妮

實踐感悟:這個寒假,我懷著忐忑與期待的心情,走進了濟寧人民醫院,開啟了一段難忘的社會實踐之旅。短短幾周,我穿梭于門診與病房之間,從最初的茫然無措到逐漸融入,這段經歷讓我對生命、責任和奉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導診臺,我學會了用微笑和耐心安撫焦急的患者;在病房,我目睹了醫護人員不分晝夜的辛勤付出,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與脆弱。我協助護士為老人測量血壓,陪伴小朋友做檢查,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體會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與滿足。
這次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醫院不僅是治病救人的場所,更是傳遞愛與希望的港灣。每一位醫護人員都在用自己的專業和愛心守護著生命,這份責任與擔當讓我深受感動。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將帶著這份感動與責任,繼續前行,在未來的道路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