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期間,特殊教育系團總支組織開展了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系部學生積極響應,紛紛奔赴社區、街道,活躍在助力社會基層服務、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困難群體幫扶、鄉村振興等各領域,以實際行動服務家鄉發展,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2023級言語聽覺康復技術三班 蘇子嫻

實踐感悟:假期間,我參與了“跟著央視游泰安之探秘大汶口暨手牽手孤困兒童幫扶中心”的社會實踐,近距離了解了泰安的歷史文化,大汶口的古老遺跡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文明,讓我深感自豪。同時,探訪孤困兒童幫扶中心讓我深刻體會到社會的溫暖與關愛。看到孩子們純真的笑臉,我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渴望與堅韌,也更加珍惜現有的生活。
在幫扶中心,我積極與孩子們互動,盡己所能給予他們陪伴與幫助。這讓我意識到,每個人都可以為社會貢獻力量,哪怕只是微薄之力。未來,我會更加關注社會公益活動,傳遞正能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2024級特殊教育一班 李潤函

實踐感悟:參與剪紙志愿服務活動,讓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有了新的感悟。這是一場跨越藝術與文化、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溫暖旅程。從簡單的對折剪花到復雜的生肖圖案,每一個步驟都充滿驚喜與期待。小朋友們眼中閃爍著對剪紙藝術的熱愛,老人們則分享著他們年輕時的剪紙記憶,歲月與藝術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面。
這次活動讓我學會了耐心與傾聽,感受到分享的快樂。看到參與者完成作品時的自豪笑容,我內心充滿成就感。剪紙活動雖已結束,但它的影響深遠持久。那些剪紙作品將成為傳統文化的小小使者,而我也會繼續在傳承之路上,用行動點亮更多文化之光。
2024級特殊教育一班 刁彥冰

實踐感悟:在參加“產業鏈上團旗紅”棲霞市2025年寒假高校學子看家鄉活動中,讓我對家鄉的發展有了全新的認識。活動以“產業鏈”為主題,帶領我們深入走訪了棲霞市的重點企業和產業園區,近距離了解了家鄉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綠色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從傳統制造業到新興高科技產業,家鄉的產業鏈條日益完善,發展活力令人振奮。
這次活動不僅開闊了我的眼界,也增強了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深刻體會到,青年一代是家鄉發展的未來,我們應當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身家鄉建設,用青春和智慧為家鄉的繁榮發展添磚加瓦。